“长安风云起,邺都繁花开,建康歌声醉,天下入梦来。”
高顺有感而发,赋诗一首,引得不少人侧目,高顺则不顾众人的目光,放下两枚铜钱,带着侍卫起身离开。
一路走马观花,这就来到了国子监,此时国子监门口的告示前,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什么?竟然要考三本经书,还必考论语和孟子,这两本我根本没读啊!”
“我比你好不到哪去,我只读了一本,好不容易有次机会,估计没希望了。”
“哎,你们别放弃啊,你们没接着看么,下面不是写着呢嘛,以后朝廷每年都会举行考试,只不过选的人没今年多。”
“什么?每年都有考试,那我岂不是有机会了?”
“只要咱们用功读书,就都有机会当官,朝廷把这个叫开科取士,以后咱们都叫士子。”
借着第一次考试的机会,高顺当然要普及科举的概念,虽然这些人都是举荐出来的,但也有少数的寒门弟子。
考试内容的固定,起身也是限定了大方向,这年代读书人没有明确的目标,像民间很多人精通周易相面,这就没什么大用。
所以高顺还是以儒家为主,其他学派为辅,其实法家的学说也不错,但不利于道德的重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