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节拍,是她在训练里特意询问了丛澜,自后者处得到了很有用的建议之后,与教练一起反复设计、纠正,然后改编的细节。
——是她的单跳与旋律的结合问题。
丛澜的跳跃会与旋律节拍几乎完全契合,连跳亦是如此,一整个节目从头至尾都可以做到这种程度。
这不是困难几级的衡量,这是根本就做不到。
一次契合是没什么难度的,怎么可能有人全程都契合呢?
那对整个节目的控制力要求太高了,这份精力用在别的方面能带来更多收益,而讲究与音乐的高度契合,最后带来的分数可能只是一个0.25罢了。
还不一定能拿到,因为pcs在裁判组手里是随便打分的。
这方面的提升要付出十倍努力,然而裁判组能轻轻松松给你摁掉。
与之相反,现在很多编舞师会尽力在不明显的节点上安排某些技术动作。
大家都知道,跟着节拍做设计出来的效果会很好,可是运动员展现不出来,那就是拖后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