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那群说专业人士也肯定先追求分数,对这样的配置很接受的那群人,给我过来听听】
【对,真的很丑,但是现在十个人里有六个都这么做】
【2+5倒还好了,我窒息的是有的人体力分明就不够,还非得编排1+6】
卓雅·塔蒂亚娜她们当时带起来了这个风气,娜塔莉也是罪魁祸首,那一场过后,jr和sr都有不少人将跳跃做了极限编排。
黄曦梦:“特别不好看,这个配置不是我说,就算丛澜来了,也照样难看。”
张弛有度才是和谐的,旋转都放在前面两分钟,七个跳跃分剩下的两分钟,一个跳跃才17s,单跳的时间还得挪给连跳,加上女单三周跳的待机时长也不算短,这么一来,除了压步衔接进入跳跃滑出之外,就没有半点时间给她们做丰富节目内容的多余衔接了。
她们的动作合乎规则,但正是这份“多余”,才是更丰富的部分。
黄曦梦:“跳跃在空中时间是不足一秒的,进入滑出的步伐加起来也就是三五秒,按理说时间没什么问题,但后半程的话体力消耗剧烈,为了确保跳跃的成功率,就一定要调整自己的状态,并以更稳妥的方式去进入跳跃。”
她说,这样一来,就给了选手很大的限制。
“你们很喜欢看澜澜的鲍步进3a,还有她跳跃落冰之后跟一个,对吧?”黄曦梦试图举例式讲解,“但如果将跳跃都放在后边,就会考虑成功率的最大化,而不是其他。”
一是体力限制不允许有高难度的进入滑出,二是前后跳跃都紧挨着,上一个失误就很容易影响到下一个,也对难度衔接有了限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