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经历,朝廷这么做也是为了百姓好。”
“此间工价远高于商贾募工工价,虽说四十五以上便可称老迈,但正因如此,那些商贾才不会雇佣这些人。”
“这些人没了人雇佣,家中又无足够的田地,若是朝廷不调整政策接纳他们,他们又该从何处寻觅生活来源?”
这名官员的话让于谦转醒侧目:“你叫什么名字?”
“下官太平府推官李贤……”青年官员毕恭毕敬作揖回礼,于谦见状颔首:
“这你这话说的在理,是我着相了。”
于谦能纠正自己的思维,这让李贤感到诧异,但却并不觉得于谦先前的话有问题。
在大明朝雇佣五十岁以上的人劳作,相当于在后世雇佣七十岁以上的人劳作一样。
哪怕是出自好心,但社会舆论却并不一定会偏向好心人。
对于朝廷的雇工政策,李贤一直都觉得是一大善政,但许多年纪大的官员却并不觉得,尤其以此前的江南官场官员为最。
江南是最晚接受新政改革的几个地方之一,故此类似李贤这种已经在河南接受新政新学的时候,江南的学子依旧还在学着传统的四书五经与算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