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舫担心后方军工厂被攻破,只能撤出河北大地,留十五万人在燕山山脉防备李政反攻,自己率军六万撤回辽东。
京城保卫战就此结束,北军损失士兵约两万人,各类坦克二千三百辆,自行火炮和反坦克自行火炮、防空炮二千五百余门,各种车辆四千多辆,歼击机及轰炸机八百余架……
官军方面,喜峰口被攻破后,除京城以外大量士兵望风而降,投降或逃跑的近五万人,非战斗损失的坦克达到六百余辆,车辆高达三千六百余辆,各类火炮八百余门,飞机七十二架。
战斗损失的坦克七百五十辆,车辆四千六百辆,各类火炮一千四百门,飞机三百余架。士兵二万八千余人……
这场战争让世界知道了制空权的重要性,同时也让人知道了装甲集群作战的恐怖。
倘若大明将这两个装甲集群投入到西洲,那将在三个月的时间内推平整个西洲。
当然,这只是西洲各国的估计,但到了现实中,明军推进的速度恐怕会更快。
同时,这场战争也让大明内部知道了各自的短板。
北军的空军和海军不及朝廷,朝廷的陆军不及北军。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士兵的心理问题。
朝廷的大量基层士兵根本不愿意为了权贵作战,所以一旦战争落入下风,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投降北军,并且在投降过后就能立马调转枪口作战,同时爆发强大的战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