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面甲的防御力并不算低,不过到了夏季,许多边军还会换为外披的明甲扎甲。
说白了,明初的明军中远程火力依旧不足,铜铳与碗口铳并不足以压制披甲的北方游牧民族,因此肉搏是战场上的常态。
在肉搏这方面,扎甲比布面甲更有统治力,所以北方的战兵常备一套扎甲与一套布面甲。
不过对于朱高煦来说,日后他麾下的军队但凡在北方作战,自然要以布面甲为主。
扎甲虽然肉搏出众,但重量却比布面甲重了十到十五斤,这点重量违背了朱高煦追求的机动性,而他之所以追求机动性,则是因为他有自信弄出火绳枪。
火绳枪一旦出现,并进一步搭配长矛,那不管是边军还是游牧骑兵,只要没有对他形成绝对的数量压制,朱高煦都有信心能够击败对方。
在他如此想着的时候,他们这一行二百余人也来到了辽阳城的安定门。
在安定门下,身穿袍服的一个六旬老翁对朱高煦作揖:
“末将辽东总兵官周兴,叩拜渤海王……”
“老将军与诸位免礼,莫要脏了袍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