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靖难攻略 第358节 (8 / 10)

作者:北城二千 最后更新:2025/6/24 3:12:17
        这不是歧视,而是摆在眼前的现实。

        边兵成分复杂,有汉人更有蒙古人和西番人,他们接受的教育自然是无法与内地的官兵相比的,所养出的思想也大相径庭。

        在他们看来,自己脑袋悬在裤腰带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死了,拿点好处有什么的。

        就是这种思想,让他们和渤海军成为了两种时代的代表。

        朱高煦推行的是兵卒一定要接受教育,哪怕付出代价也要如此。

        接受教育的兵卒,尤其是军事教育的兵卒是十分可贵的,就如眼下的老渤海军。

        老渤海军可以接受丈量田亩、简单绘图、登记造册等曾经胥吏才能做的事情。

        一旦要扩军,四万老渤海军可以立马扩编为四十万人,而且他们所带出的兵卒,纪律必然要比南军要好上那么一些。

        这四万老渤海军,便是朱高煦日后掌握大明军队的底气,而渤海的三万多学子,则是朱高煦掌握江南经济的底气。

        当然,三万学子想要掌握直隶、江西、浙江三千万人的经济和税收未免太过困难,所以朱高煦还需要在关外不断培养学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