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凡对建筑的热Ai,无论时空和工作X质如何转变,自始至终未曾消失。
每逢假日只要工作一有空档就约着怡真二人,开着车南北跑四处寻访教会。
一年多来,随着拍摄的纪录片累积了丰富的素材。但是可凡也注意到,台湾教会的发展呈现出一个奇特的现象:各地的教会建筑越来越宏伟高大,但对外传道的宣教工作却逐渐减少。
与此同时,教会参与的社会福利方案却越来越多。这部分与各县市政府编列的大量社会福利预算有关,因为有些公益X质的标案只允许非营利组织或学校参与投标,这样可以避免政府机关陷入涉及商业利益或不法标案的争议。
教会因此也找到了一条拓展财源的好路径。然而,过度投入业务执行,却可能影响教会的本质,这是教会必须谨慎面对的挑战。
可凡在拜访各地教会的时候,偶而会有机会和教会的牧师或是长老做b较深入的谈谈话,从中去了解部分教会营运的情况。
一般来说,教会建堂的建筑经费除了依赖教友的奉献和募款外,仍需仰赖银行的建筑融资来完成兴建。新教会建筑建好後,往往都样背负着大量贷款,每个月固定的利息支出,都会成为教会财务上的一大负担,就如同年轻人面对房贷压力一般。
因此,这种因果循环下,教会对金钱与募款的需求也随之增大。经常因为建造教会大楼的支出过高,反而压缩了其他活动和传播福音的经费,与社区的互动减少,对社会弱势的援助也渐渐减弱。
可凡不禁感到,这是否有些本末倒置了?但他自己也不太明白。
曾经有一次,可凡在新竹竹北和一位年长的长老聊天时,这位长老不寻常地表露出一些抱怨之情,让可凡陷入深思。
「北北!你们教会的新会所好气派,楼层好高。」可凡恭敬地弯腰鞠了一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