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时年边疆战乱不断,顾琛为了给两人的未来铺平道路,年纪轻轻就入了军营。顾慈还记得兄长第一次出征时,他从院墙里翻了出去,一路追到了城门口。十三岁的顾琛身披战甲,胯下是一匹高头大马,衬得他英姿煞爽,俊美非凡。他没有看到趴在城墙上往下看的顾慈,却在城门关上前一刻回了头,往远处的皇宫里投去了一瞥。
顾慈在他眼角看见了晶莹的水光,那是他此生唯一一次见到顾琛落泪。
顾慈读过很多书,其中不乏有描写‘相思之情’的。曾经的他对于诗词里那些痛彻心扉的哀戚思念无法共情,在顾琛离开后才终于领悟到了。
顾琛熟读兵书,打起仗来不怕吃苦也不怕死,军中的捷报一封又一封的传来,连带着寄回来的还有写给顾慈的家书。顾慈将那些信件仔细的叠起来,收到了枕头下的暗格里,在睡不着的夜晚里一遍又一遍的拿出来反复看。
他从金秋时节等到了雪满枝头,顾琛的部队终于凯旋而归。他作为太子随着父皇一起前往城门口迎接回京的部队,他看到顾琛轻快的从马上翻下来,单膝跪在皇帝面前。几个月的时间里,他黑了也瘦了,个子窜的比之前更高,眼神锐利坚毅,已经有了少年将军的模样。
顾琛陪他在京城过了新年,开春后再次回了边疆。临别时,他拉着顾琛的手不愿放他走,泪水一颗颗落在了他的手背上。他哽咽着问顾琛可不可以不要走,顾琛却只是沉默,直到他哭得睡着了才策马离开,独自去追赶已经离开了的大部队。
顾慈再次醒来时,顾琛的外衣还搭在他的身上,偌大的东宫里却只剩下他一个人。阳光透过鎏金的窗棂洒落进来,门外的宫侍们正刷刷扫着地,没有人注意到眼神里的空洞。
从小到大,顾琛总是和他说,相见时难别亦难,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永远会少离多,而思念是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
人一生会经历很多次离别,目送很多人的背影,爱是常有遗憾,爱是恒久的等待。
之后的十余年,两人便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顾慈及冠那一年七夕,他从御厨房里偷出了一把红豆,亲自串成手串系在了顾琛手腕处。
那串红豆一直被顾琛戴在手上,不曾取下来过。最终,它在几年后的一个春天发了芽,顾琛将它埋葬在了宫墙之下,几日后再去看,它已经生长的郁郁葱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