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受伤的手指收回来在衣袖上擦了擦,想了想,把腰间剑解了下来,充当拐杖般朝前左右轻轻挥动着探路。
剑身撞在石头上,“叮叮当当”地响。
就这么试着又走了一小段,宁和跌了几次后终于认清了事实:在这洞中无灯火照明,根本寸步难行。
地面乱石崎岖都还是其次,最大的难处是此洞形状并不规整,洞中空间又极大,想要摸黑寻找到出路方向,几乎是绝无可能的。
想明白后,宁和便慢慢靠着一块凸起的石头蜷缩着坐了下来。她身上实在冷得很,一路来冻得都有些发僵了。
宁和低下头,把剑横在膝上,静下心思考着对策。都走到此处了,总不能就这么停在这儿。
她将手伸手怀中,摸出截圆圆的木头,拿在手里缓缓摩挲着。这木头先前已燃了一路,如今摸起来却一片平滑干燥,一点灼烧痕迹也没留下。
宁和想起那青衣男子所说,称它为“扶桑木”。
桑,神木,日所出也。宁和曾在《山海经》中读到过,书中说:“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载日之木,自能久烧而不损。宁和再一次试着引动灵气去点这截扶桑木,一连引了几次,却连一点火星也没能引起来。反倒使得她自己在几次催发灵气之后,脑中憋闷眩晕之感越发强烈了。
宁和停了动作,两手将这木头拢在掌心,紧紧握着,定了定神,盘起腿开始打坐调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