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阳朝前快步走了几步,对着十二生的背影喊道,“十二生别拔了,快起来,我把二牛带过来了。”
十二生听到宋阳的声音,直起了腰扭过身来,朝着宋阳和二牛笑了笑说道,“你们俩咋来了?二牛,你不是坐了一上午的车怎么不在家歇着。”
二牛说道,“狗蛋哥睡醒的时候过来叫了叫我,问我要不要一起来菜地里看看,我便跟着他过来了。”
随后,宋阳便带着二牛还有十二生,来到了鱼塘边上,宋阳为二牛讲解着,鱼塘周围的设施,包括栅栏电网还有放发电机的小屋,随后又让他看了看,自己裤腰带上别着的钥匙,只说以后,如果二牛要跟着他干活的话,便让这些钥匙交给二牛让他看着鱼塘。
二牛听了以后,自然没有什么意见,很开心的接受了宋阳的提议。
之后的几天,二牛在宋阳家,休息了几天以后,便正式投入了工作当中,宋阳也把鱼塘的钥匙交给了二牛,二牛干活也是把好手,每天跳到河里边,抓了不少鱼苗投到宋阳的鱼塘当中,那一块儿围起的高档淡水鱼区域,经过这十多天的培育,三种鱼类长得都不错,宋阳每天都要往鱼塘里倒一些山泉水进去,就连生长极慢的甲鱼,看起来也都大了一圈。
宋阳的鱼味道极好,经过母亲那一次去大姑家,大姑家那个村子的村民常过来送养养个月以后,便纷纷来到林家村问宋阳买鱼,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周围十里八村的村民们都知道了,林家村有个宋阳,自己挖了一座鱼塘,养的鱼味道鲜美,都慕名而来买宋阳的鱼。
时间一久,宋阳便觉得每次卖鱼靠着十二生的一双手掂量斤称有些不方便,有些比较友好的村民,在价钱上也不计较那么多,但是有些斤斤计较的,看到没有称,这是用手掂量一下,便觉得宋阳骗了他们斤称,就这样,也少了好些生意。
卖给村民们的鱼,是宋阳按照市场价格出售的,虽然有时有些村民信不过宋阳,一见宋阳没有称便不买了,宋阳倒也不可惜,但是时间一久,他还是觉得自己还是需要一个电子秤。
不说平时卖鱼的时候需要,如果有了电子秤,他也可以隔三差五的,把鱼塘里的甲鱼捞出来称一称,好让自己知道,甲鱼的生长速度。
有了这个想法以后,宋阳便付诸的实际行动,他和十二生他们打了招呼,自家的菜地还有十二生家的菜地,连带着鱼塘交给了十二生和二牛,林强家的那五亩地,有林强狗剩和二蛋,他们三个人看着,宋阳也不用操心,把事情安排好以后,他便去了县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