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南并不生气,顺口解释:“原型格式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打造出来的燃烧者和深蓝平台,在大的理论框架上本来就挺合理的。你们根子上的问题,应该是基本架构的概念化与受体状态的理想化……”
“啥?”
“就是生搬硬套,削足适履。将高级的、成熟的‘现象’,强行移植过来,忽略了‘熔炉’之前,人体一个长期适应、规范的‘内修’过程——极端的说,这甚至需要一个种族几代人整体调节、遗传优化。”
说起来,最正常状态下的天渊帝国,非主体的种族,要达到毫无瑕疵的熔炉建构标准,也是要经过好几代人不断的修正才行——那也正是“百年序列”的意义之一。
罗南此前在描述“地球人体魄”的时候,用了那么多定语,其实也是高度理想化的。看着能够到边,要让整个种族都普遍性地达标,还真需要一个极漫长的进程。
“原型格式的推演,为了强行‘找平’,依赖于机芯、依赖于改造,让脆弱的人体,承载了不属于这个层级的力量,使本来‘熔炉’级别的力量,普遍下调一到两个档次,这还需要深蓝平台进行二度封装。”
罗南说话可一点儿不会客气:“同样的思路,借鉴来看,基本也能看到这个体系的具体弱项。就我目前所了解到的信息,机芯几个版本的更迭,相当一部分都围绕着这些来进行……”
他顺手又点了几个各版本机芯的问题,结合自家熔炉的缺陷,说得很是畅快。
到这个层次,罗南透露的信息反而越来越多了,因为这进入了他极擅长的构形领域。
人体各个组分如何进行系统强化、锻炼,激发潜力,又不至于出现问题,这种最基础的工作,受限于知识结构,罗南仍算不上顶尖专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