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用管我,自己商量做主就是,也别被我影响到自身判断,为国取才,能者上庸者下,切记不可马虎”,来到这里后的黄昌阳就率先定下基调,然后就当起了背景板。
经过一番紧张而激烈的讨论,群臣最终从五百份答卷中挑选出了最为优秀的三百份答卷呈给夏紫阳过目。
不出意外,这次科举的三百个进士便是这些答卷的考生了,最终拍板甲榜百名进士还得夏紫阳亲自来,其他剩下的两百人,虽然分为乙丙两榜,实际上排名不分先后的,真正含金量的还是前一百名。
接下来夏紫阳经过几个时辰的认真对比挑选,从三百份答卷中圈定了一百名甲榜进士。
直到这个时候,公平起见,所有答卷依旧是湖名状态,有黄昌阳在边上看着,没有人敢乱来,至于从字迹中分析答卷的主人,能否从中偏爱一些,那就看个人的眼里了。
当夏紫阳确定了前一百的甲榜进士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其他还好说,人们关注的是都有些什么优秀人才得以荣登甲榜?
同时,在场的人心头都有点忐忑,在此之前都是湖名的,万一那位被刷下去了这可如何是好?难不成回过头去从十多万份答卷中翻找回来?
事关那位啊,想想都纠结,若真被刷下去,他会怎么想?可都这样了,难不成为了他的心情就吧某个人取代?
好在这种事情并未发生,随着湖名被解开,前一百甲榜进士的名字映入了人们视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